走进位于林芝市巴宜区百巴镇大坝村的润森农牧雅江雪牛养殖基地,只见一排排宽敞明亮的钢架牛舍整齐排列,1200余头毛色光亮的雅江雪牛正悠闲地嚼着草料,一旁的草料仓库堆满优质牧草,精饲料加工厂有序运转。
“我们是2023年1月份正式运营的,当时只养了403头牛,现在有1276头,基地每年的出栏量是500头左右,主要供给市场和学校。”西藏润森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小五说。
陈小五告诉记者,雅江雪牛是利用“牦牛+黄牛+安格斯牛”三元杂交技术培育出的优良品种。相比传统牦牛,它的生长周期大幅缩短,仅需2年半即可出栏,出肉率提升35%以上,肉质鲜美,市场竞争力强,饲料转化率高,还能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可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雪牛养殖优势明显,但万事开头难。陈小五的养殖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0年,公司刚引进首批雅江雪牛牛犊时,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很多牛犊都患上了肺水肿。“这些牛犊大多只有两三个月大,适应新环境需要时间。”于是,陈小五带领着团队,逐渐摸索出“渐进式海拔适应法”。如今,公司已形成从疫病防控到精准饲喂的标准化流程,成为了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典范。
转型养殖道路上,资金短缺、出栏时间不均衡、产品滞销……困难重重。在最艰难的时刻,当地政府及时伸出了援手,帮助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公司还通过积极参加沪京穗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和盒马鲜生等企业成功签约,获得了3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及税收优惠政策,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公司采用“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方式,通过固定分红和缴纳租金的形式,为村子带来稳定收入和就业岗位,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大坝村村民永宗把自家土地流转给公司的百巴养殖基地后,每年都会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同时她还在基地务工,学习专业养殖技术。“我的工作是喂牛、打扫牛圈卫生,一个月工资5000元。在家门口干活,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增加收入,真好。”永宗说。
“自百巴养殖基地开始运营以来,我们陆续免费给大坝村提供了200头种母牛,用来繁殖雅江雪牛的牛犊,繁殖完以后我们再花钱去群众家中回收小牛。”陈小五介绍道,基地通过“统一供种+保底收购”的模式,带动大坝村43户农牧民增收。
据了解,当前,公司共建有3个雅江雪牛养殖基地和2个放养牧场,已被纳入西藏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随着基地二期扩建项目启动,未来,将形成集育种、养殖、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作者:谢筱纯 王珊 刘枫 何怡)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