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增收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专题专栏>归档专题>农牧民增收

石榴花开遍地金 察瓦龙乡石榴产业带动群众走出红火致富路

文章来源:林芝新闻 林芝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01日

近年来,察瓦龙乡结合实际逐步打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石榴种植基地,石榴产业项目正走向规模化。利用“公司+农户”综合开发模式,积极引导当地群众种植石榴,看到种植石榴的效益,越来越多的村民跟着种起了石榴,石榴种植也“升级”为察瓦龙乡重要的产业扶贫项目。

“沉甸甸的麦穗金灿灿地黄,黄土地迎来丰收的希望;红红的太阳热辣辣地烫,黄皮肤的汉子享受着光芒……”这是一首在察瓦龙经久传唱的劳动歌谣。六月繁花似锦,记者来到察瓦龙,映入眼帘的是歌中所唱的火热景象——仙人掌和石榴花盛开得如火如荼,人们忙着收青稞、建民宿、种菌子,在火热的劳动里享受着汗水的光芒。


“除了能在家门口务工,石榴挂果了还有收入。我们的日子像这石榴花一样越来越红火!”正在基地辛勤耕作的村民旺姆高兴地说道。


石榴是察瓦龙乡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更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近几年,察瓦龙乡因地制宜,逐步打造了具有当地特色的石榴种植基地,石榴产业项目正走向规模化。石榴花开遍地金,石榴产业发展带动全乡群众走出了一条红火致富路。

作为察瓦龙乡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产业的典型代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昌西村提出了“橘子围田、石榴成行、耕作其中、记住乡愁”的林果产业发展思路。2019年,昌西村投入352.1万元,种植优质嫁接石榴苗14100余株,完成石榴产业基地建设338.4亩,目前石榴长势良好。2020年,市林业草原局投入100万元,实施昌西、左布、扎恩到户林业产业建设项目,昌西村投入51.60万元,种植突尼斯软籽石榴苗2536余株。


同时,昌西村还建立了党员石榴种植示范基地,共种植了160株突尼斯软籽石榴。


种石榴只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种好石榴才是增收致富的关键。在扩大石榴种植规模的同时,昌西村还大力提升村民石榴种植技术。市林业草原局作为昌西村驻村单位,经常协调相关技术人员入村开展果树嫁接、施肥等实用技能培训。



就这样,村民们不仅能在石榴基地建设过程中通过务工得到酬劳,还学会了石榴种植管理技术,石榴挂果后又会有一笔收入。看着红灿灿的石榴花,村民们笑在脸上,乐在心里。


2019年,昌西村首次迎来石榴挂果,对外销售石榴1万余斤,创收6万余元。两年后,石榴树将进入丰果期,到时候石榴产量和质量将更上一层楼。

昌西村石榴丰收在望,扎恩村庭院经济也是热火朝天。走进扎恩村,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满各种果树。

依托边境村产业项目,扎恩村在房前屋后,荒山荒坡进行林果产业建设,种植石榴总面积达207.3亩,同时种植柑橘158株,桃子51株。2019年林芝市、察隅县林业和草原局又为村民发放了石榴苗2745株、苹果苗630株、橘子苗380株、桃子苗25株,2020年市、县林业和草原局列支100万元,实施扎恩、昌西、左布三村庭院经济建设,其中扎恩村种植石榴苗1700多株。红的石榴花、黄的杏子果、绿的李子树,放眼望去,家家硕果累累,户户果香四溢。每年瓜果成熟后,村民们都可以通过销售果子多一笔收入。

在村主任李长生家的院子里,错落有致地栽种着30多棵果树,每年,苹果、橘子、葡萄、石榴依次成熟,家里售卖水果有8000元的收入。家里的100余棵石榴树也将挂果,今年家里又将多一笔可观的收入。


除了“种的多、种的好”,察瓦龙乡还在“卖得出、卖得好”上积极探索。利用“公司+农户”的综合开发模式,察瓦龙乡已完成突尼斯软籽石榴种植近25万棵,约4685亩,待石榴进入丰产期,预计总产值可达1874万元,可实现全乡人均增收约2800元。

接下来,察瓦龙乡还计划申报察瓦龙乡突尼斯软籽石榴特色品牌,打造察瓦龙乡特色产品,引进具有实力的水果公司进驻察瓦龙乡,将察瓦龙乡突尼斯软籽石榴项目形成一道产业链,为农牧民带来可观的的收益,带领群众在石榴红火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