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农厅办案字〔2024〕25号 签发人:张海波
对自治区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
第270号(A类046号)提案的答复
白玛格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阿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近年来,自治区相继出台一系列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性文件,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已扩大到14大类、32个小类、103个品目(含9个自治区自选类品目),基本覆盖农牧区一二三全产业链。同时对各类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在购置50马力(含)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以及其他用于粮油、饲草生产农业机械时,实行定额累加补贴,补贴额不超过市场销售均价的50%。在惠农政策的助推下,2023年全区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7%,较上一年增长1.9个百分点;阿里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3.62%,较上一年提高2.9个百分点。下一步,我厅将会同自治区财政部门深入研究制定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进一步优化调整补贴机具品目,实行优机优补,加快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推动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二、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面。一是2019年以来中央和自治区已安排4793万元支持阿里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1.9万亩,目前尚有2022年0.16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未完成;二是根据《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23〕12号)和《西藏自治区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藏财农〔2023〕108号)精神,中央、自治区两级财政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中高标准农田建设支出可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措施。下一步,建议阿里地区结合农田建设实际,做好项目储备,及时报送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并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渠道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三、加大边境设施农业建设方面。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蔬菜生产与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为提高广大农牧民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市)通过推进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解决了气候等因素对蔬菜生产的制约问题,蔬菜产能得到显著提高,蔬菜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不断增加。2023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43万亩、产量88.39万吨,其中阿里地区蔬菜面积0.3万亩、产量0.32万吨。2024年为有效盘活利用闲置蔬菜设施,充分挖掘现有蔬菜设施稳产保供能力,我厅印发了《持续推进全区撂荒耕地与闲置温棚恢复利用工作方案》,以建设优质蔬菜供应基地为抓手,持续开展老旧大棚升级改造和闲置农业设施恢复利用工作。2024年安排自治区转移支付资金7110万元,在拉萨、山南、林芝实施蔬菜设施新建和蔬菜设施大棚改造升级项目,持续推进基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支持扎囊县试点探索在荒滩、荒坡发展戈壁设施农业。下一步,建议阿里地区加强论证,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及时纳入项目库,我厅将支持阿里地区设施蔬菜建设,进一步提高阿里地区蔬菜稳产保供能力。
四、种粮农民补贴方面。目前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资金主要有中央耕地地力补贴、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自治区化肥农药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2024年安排阿里地区耕地地力补贴127万元、化肥补贴45万元、农药补贴20万元、农作物良种补贴11万元、农机具购置与应用补贴86万元。从粮储局方面有青稞最低收购价政策、售粮大户奖励政策,2023年青稞最低收购价提高至4.00元/公斤。通过补贴政策的落实落地,农民种粮信心得到有效提升,种粮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在目前情况下,中央、自治区没有提高相关补助标准的政策,下一步我厅按照您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得到中央、自治区财政支持。
五、人工种草方面。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稳粮、兴牧、强特色”的发展思路,把扩大饲草种植面积作为解决我区畜牧业生产饲草短缺瓶颈的有力举措,先后印发了《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饲草料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藏农厅发〔2021〕17号)《西藏自治区“十四五”饲草连片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方案(2021—2025年)》,“十四五”以来,累计投资66391万元,在全区实施改造提升及连片人工种草31.42万亩、苜蓿示范推广2.9万亩、粮改饲24.7万亩、每年实施饲草复种及房前屋后种草36万亩以上,其中,下达阿里地区资金1038万元,安排改造提升及新建连片人工种草7463亩、房前屋后种草5700亩、苜蓿示范推广3950亩,有效提升饲草料供给保障能力。目前在耕地用途严格管控的前提下,我厅积极探索利用非耕地资金发展经济林果业、人工饲草等发展,下一步,阿里地区可结合实际提出相关项目需求,我厅积极争取资金予以支持。
六、配备健全乡镇农技人员服务队伍方面。“十二五”以来累计落实中央资金51270万元建设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全区685个乡镇全覆盖。目前,全区乡镇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事业编制,副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10人,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自治区高度重视基层农技人员技能培训工作,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每年组织各地(市)基层农技人员轮训,平均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其中阿里地区每年安排培训50-100人,逐步提高农技人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2024年全区计划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449人,其中阿里地区培训84人。为着力强化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履职能力,2022年,我厅联合自治区相关部门印发了《全区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藏农厅发〔2022〕63号),对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运行和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确保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聚焦主责主业、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下一步,我厅将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轮训计划,争取三年内将全区乡镇农技人员全部轮训一遍,不断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
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方面。我区持续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的耕地质量提升工作,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累计建成434万亩高标准农田,2023年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7507万元、自治区有机肥补贴资金5000万元支持全区商品有机肥采购,全区增施商品有机肥6万余吨,农家肥550万吨,有力推进了耕地质量提升工作。2024年全区结合化肥农药提质增效行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项目,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土壤监测等措施,持续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有效提高耕地地力水平与质量。针对阿里地区耕地质量平均等级低、耕作土层较薄、土壤贫瘠等问题,地区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了《阿里地区2024年农家肥高温堆肥工作实施方案》,将实施农家肥高温堆肥4000吨,施肥面积将达4000亩。通过推广农家肥高温堆肥,降低化肥使用量,提升耕地质量。下一步,我厅积极支持阿里地区耕地质量提升,通过增施有机肥、绿肥种植、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措施,逐步提升耕地质量。
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支持。上述答复是否满意,请填写《征询意见表》并与我们电话联系。
联系单位: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农机农药处)
联系电话:0891-6340695
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2024年7月30日
无障碍阅读
关怀版
微信公众号